我们要深刻理解用笔结字的深层原因。可以去读一些书法理论,比如,“点”如高峰坠石,“横”如千里阵云、“竖”如万岁枯藤,这些比喻都很恰当。还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,书法确实没有适合初学者的结构理论体系,因此与古代文学体系脱节的当代人,多数是盲目的模仿字帖,无法举一反三。这也是书法的人要多读书的原因之一。连书法理论都看不懂,如何实践?如何审美?
如果成年人想把钢笔字写好,很多人认为先写毛笔字,打好基础再去练硬笔字也是有道理的。无论那种,其法度是传统古帖与书论建立的,硬笔字都是从毛笔字吸取养分的。尽管当代钢笔字取消了大量毛笔字的笔法,但是结构、提按、顿笔等大量经验,依旧要保留。用钢笔临古帖最主要的是结构,在于模拟毛笔的运笔轨迹,字体间架结构等,提按也可通过钢笔的弹力去解决(但是藏逆转折不要太过)。其实很多硬笔书法老师的传统书底和审美都比较薄弱,甚至都不会写毛笔字,纯粹是在模仿印刷体去写所谓的“漂亮钢笔字”,这样的字缺乏理论依据,可以观赏,但教学不行。